“时序更替,万象更新;文脉赓续,生生不息。”每座博物馆,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而非遗是一颗特殊的种子,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为了让同学们心里埋下非遗传承的种子,1月15日上午,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高一(13)班全体师生走进扬州非遗珍宝馆,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扬州非遗珍宝馆共5层,同学们沿着入馆大厅拾级而上,首先来到二楼的雕版印刷馆。大家全景式地了解到雕版印刷技艺的诞生、传承与发展。
三楼的扬州漆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独特的螺钿漆器工艺延续至今,为同学们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精美细腻的彩绘让同学们赞叹不已。
移步到四楼,“扬州玉雕”馆里一件件精美作品震撼人心。《剑阁吟雪图》气势磅礴;镇馆之宝《螳螂白菜》展现了自然舒张的生命力……当听到导游介绍“扬派玉雕”将阴线刻、深线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时,同学们作为扬州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再看扬州剪纸,它是南派剪纸的杰出代表,“圆如秋月,方如青砖,线如胡须,缺如锯齿,尖如麦芒”的艺术标准在琳琅满目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围绕古今中外的剪纸特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交流中更加体会到扬州剪纸艺术的那一份指尖上的匠心独运。
珍宝馆的五楼还有许多工美精品杂项:扬州灯彩、通草花、绒花、扬州雀笼,还有最精致细微的非遗技艺——扬州牙刻和扬州木雕,在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同学们目不暇接,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一个个唯美的物件,感受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来到珍宝馆三楼进行了体验活动。非遗传承人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精美的雕版印刷成品并介绍了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讲述了它在传播文化、传承知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即将体验的雕版印刷充满了向往。雕版印刷体验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非遗之美,不仅在于匠人心血的结晶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律,更在于它能跨越时空的界限,世代相传。本次实践研习活动,旨在乐道拾遗,薪火相传。这份传承的力量,与学校“毓致追求,陪伴成长”的办学特色同频共振,让文化之树常青,让民族之魂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