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校区的教师常松、孙家光、吕品申、张瑾、徐万顺一行五人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化信息中心(电教馆)、江苏省前瞻性项目指导中心和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成果汇报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慕菊、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等领导出席本次成果汇报会。
上午8:30,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主持了在常州市福记逸高酒店的“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的成果发布会,项目组组长陆志平介绍了本项目的整体构架与阶段成果:项目组17个学科共51所学校协同创新,先后开展省市级课例研讨100多次、形成2000多个常态案例,初步达成了“有范有式、一范多式”要求。随后,项目组成员常州市教科院的戴晓娥和管雪沨分别介绍了中学、小学的学科课堂教学范式。随后,项目组还表彰了参与项目研究的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
接着,专家组组长杨九俊教授宣读了本项目的鉴定结果,并与与会嘉宾一同见证了《江苏互联课堂》丛书的首发和“江苏互联课堂云”的网站发布。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慕菊、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等专家、领导先后发言,高度肯定了本项目的成效,并对本项目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午13:30,本次活动共开放了八所学校作为分会场供与会教师选择,我校五位老师根据学科分别选择了两所不同学校进行观摩。教务处副主任常松、初二年级部主任张瑾、物理教研组长徐万顺在常州郑陆实验学校分别观摩了两节初中英语、初中物理的“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智慧课堂;学工处副主任孙家光、大队辅导员吕品申在常州第二十四中学分别观摩了两节初中数学、初中历史的“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智慧课堂。
本次的成果汇报会颠覆了大家对“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的固有观念,因为它构建了新的学习环境与师生互动方式,提供了富媒体学习资源与师生评价手段。新的教学范式创造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与创造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为常态,新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参加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成果发布会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省“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成果汇报会现场
在常州二十四中学观摩智慧课堂
在常州郑陆实验中学观摩智慧课堂